校内有關單位:
根據《湖北省人大常委會2022年度工作要點》,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決定組織開展2022年度人大課題研究,現就課題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題重點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重點圍繞落實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聚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聚焦人民群衆所思所盼所願,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理論研究,形成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為推動湖北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提供智力支撐。
二、課題管理
(一)課題申報。選題要緊扣省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點和工作計劃,結合本單位本地區工作實際,可參考(但不限于)本通知所附課題指南(附件1)。課題需以單位名義申報,組成課題組,按要求填寫《申請書》(附件2),聯合申報的,所有申報單位均需蓋章。
(二)選題立項。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組織選題篩選,報省人大常委會理論研究課題領導小組審定後,再另行印發課題立項通知,并與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簽訂課題委托合同書。
(三)課題調度。所有入選課題納入省人大研究課題台賬統籌調度。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将對入選課題明确聯絡員,負責與課題承辦單位溝通對接相關事宜。課題承辦單位須按要求及時反饋研究進展。
(四)課題研究。課題負責人要強化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親自帶頭深入研究、破解難題。形成的研究成果要主題突出、邏輯嚴密、觀點鮮明、論證充分、内容詳實,提出的對策建議要有創新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課題成果篇幅原則上控制在10000字以内。
(五)中期評估。6月30日前,課題承辦單位将課題中期成果(電子檔)提交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将組織開展課題中期評估,并及時反饋專家評估意見。綜合專家中期評估結果,對排名靠後、質量不高的少數課題,不再納入當年省人大課題統籌調度。
(六)結題評審。10月15日前,課題承辦單位根據專家中期評估意見,并結合最新研究進展,進一步深化課題研究,形成課題終期成果(紙質一式6份)提交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将組織開展結題評審,并及時反饋專家評審意見。
(七)課題結題。10月31日前,課題承辦單位按照專家結題評審意見對成果作進一步補充完善,形成課題最終稿,經課題負責人審定簽字同意後,提交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辦理課題結題手續。通過結題的課題均給予一定的資助經費。
三、成果轉化
(一)成果評選。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将組織開展課題優秀成果評選,根據評選結果,評出2022年度省人大研究課題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若幹,并以适當形式通報。同時,推薦參評省社科基金項目、省優秀調研成果獎、省社科優秀成果獎。
(二)成果運用。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精選部分優秀成果專報中國人大制度理論研究會,刊載《人大信息》,呈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領導參閱,并擇優在湖北人大網、湖北人大微信公衆号推送。完成課題成果彙編,2023年3月底前正式公開出版發行,并寄送課題承辦單位。課題研究成果,省人大常委會有權無償使用。
四、工作要求
1.各有關單位要加強對課題申報工作的組織和指導,嚴格把關,特别是要嚴格審核申報資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實性、選題和論證的科學性及可行性、課題組研究實力等。
2.每個單位原則上申報不超過2個課題。鼓勵人大系統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申報、共同研究。每個課題組成員原則上不超過5人(聯合申報的可放寬至7人)。《申請書》中課題研究主要内容字數控制在1000字以内,應包括課題研究路徑、方法、目的、内容及預期成果。
3.每個課題需明确聯系人1人,并寫明聯系人姓名、職務(職級)、電話(座機及手機号碼)。待确定2022年度入選課題後,受邀進入課題聯絡工作群,建立健全溝通聯絡機制。
五、學校申報工作安排
各單位統一收集整理課題申請書,請将紙質版《申請書》一式九份于3月29日前報送科研處(綜一503),報送的申請書、課題成果紙質版均為A4雙面打印,中縫裝訂。電子版發至郵箱317367896@qq.com,郵件“主題”一欄按“2022年湖北省人大研究課題申請書(學院+申請人姓名)”格式填寫。逾期不予受理。
聯系人:耿老師
聯系電話:027-87934415
科研處
2022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