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肖伯納有過這樣一段名言:"征服世界的将是這樣一些人:開始的時候,他們試圖找到夢想中的樂園,最終,當他們無法找到時,就親自創造了它。"職業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職業既不象家庭那樣成為我們出生後固有的獨特的社會結構,也不象貨架上的商品,可以供我們随意挑選。它更像一位朋友或一位合作夥伴一樣。既存在,又不一定在眼前;與其結識不乏機緣,但更需要自我的設計和自我的奮鬥。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為自己職業發展着想,大學生們有必要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加強對自身的認識與了解,找出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确定自己能幹的工作也即優勢所在,明确切入社會的起點及提供輔助支持、後續支援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給自我人生定位。自我定位,規劃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能幹什麼?"、"社會可以提供給我什麼機會?"、"我選擇幹什麼?""我怎麼幹"等問題,使理想可操作化,為介入社會提供明确方向。
1.明确自身優勢
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給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這就需要進行自我分析。通過對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據過去的經驗選擇、推斷未來可能的工作方向與機會,從而徹底解決"我能幹什麼"的問題。隻有從自身實際出發、順應社會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馬到成功。要知道個體是不同的、有差異的,我們就是要找出自己與衆不同的地方并發揚光大。定位,就是給自己亮出一個獨特的招牌,讓自己的才華更好地為招聘單位所識;對自己的認識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觀、深刻,絕不回避缺點和短處。你的優勢,即你所擁有的能力與潛力所在:
(1)我學習了什麼?在學期間,我從學習的專業中獲取些什麼收益;參加過什麼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和升華了哪方面知識。專業也許在未來的工作中并不起多大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自身的職業方向,因而盡自己最大努力學好專業課程是生涯規劃的前提條件之一。不可否認知識在人生曆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知識經濟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會得到滿意的結果。
(2)我曾經做過什麼。即自己已有的人生經曆和體驗,如在學期間擔當的學生幹部,曾經為某知名組織工作過等社會實踐活動,取得的成就及經驗的積累,獲得過的獎勵等。經曆是個人最寶貴的财富,往往從側面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潛力狀況,因而備受招聘組織的關注,同時這也是自我簡曆的亮點所在和重要組成部分,絕對忽視不得。對一應聘者來說,經曆往往比知識更為重要,因為許多事情隻有經曆過,才可能有深刻體會。判斷一個人的才能,隻有在實踐的時候才會真正發現其長處與不足。
(3)我最成功的是什麼。我做過很多事情,但最成功的是什麼?為何成功的,是偶然還是必然?是否自己能力所為?通過對最成功事例的分析,可以發現自我優越的一面,譬如堅強、果斷、智慧超群,以此作為個人深層次挖掘的動力之源和魅力閃光點,形成職業規劃的有力支撐;尋找職業方向,往往是要從自己的優勢出發,以己之長立足社會;
2.發現自己的不足
(1)性格的弱點。人無法避免與生俱來的弱點,必須正視,并盡量減少其對自己的影響。譬如,一個獨立性強的人會很難與他人默契合作。而一個優柔寡斷的人絕對難以擔當組織管理者的重任。卡耐基曾說:"人性的弱點并不可怕,關鍵要有正确的認識,認真對待,盡量尋找彌補、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趨于完善。"因此要注意安下心來,多跟别人好好聊聊,尤其是與自己相熟的如父母、同學、朋友等交談。看看别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子,與你的預想是否一緻,找出其中的偏差,這将有助于自我提高。
(2)經驗與經曆中所欠缺的方面。"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由于自我經曆的不同,環境的局限,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一些經驗上的欠缺,特别是面對招聘單位紛紛打出數年工作經驗條件的時候。有欠缺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還沒有認識到或認識到而一味地不懂裝懂。正确的态度是:認真對待,善于發現,并努力克服和提高。
3.進行社會分析
(1)社會分析。社會在進步,在變革,作為即将出入社會的大學生們,應該善于把握社會發展脈搏。這就需要做社會大環境的分析: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趨勢;社會熱點職業門類分布及需求狀況;所學專業在社會上的需求形勢;自己所選擇職業在目前與未來社會中的地位情況;社會發展對自身發展的影響;自己所選擇的單位在未來行業發展中的變化情況,在本行業中的地位、市場占有及發展趨勢等;對這些社會發展大趨勢問題的認識,有助于自我把握職業社會需求、使自己的職業選擇緊跟時代腳步。
(2)組織分析。這應是個人着重分析的部分,組織将是你實現個人抱負的舞台,西方關于職業發展有句名言"你選擇了一個組織,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特别是現代組織越來越強調組織文化的建設,對員工的适應生存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因而應對你将寄身其中的組織的各個方面做詳細了解: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隻有兩者之間擁有較多的共同點,才是個人融入組織的最佳選擇。
(3)人際關系分析。個人處于社會龐雜環境中,不可避免地要與各種人打交道,因而分析人際關系狀況顯得尤為必要。人際關系分析應着眼于以下幾個方面:個人職業發展過程中将與哪些人交往;其中哪些人将對自身發展起重要作用;工作中會遇到什麼樣的上下級、同事及競争者,對自己會有什麼影響,如何相處、對待等等。
4.明确選擇方向
通過以上自我分析認識,我們要明确自己該選擇什麼職業方向,即解決"我選擇幹什麼"的問題,這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職業方向直接決定着一個人的職業發展,職業方向的選擇應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的四項基本原則,結合自身實際來确定,即選擇自己所愛的原則(你必須對自己選擇的職業是熱愛的,從内心自發地認識到要"幹一行,愛一行"。隻有熱愛它,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績),擇己所長的原則(選擇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才能發揮自我優勢,注意千萬别當職業的外行),擇世所需的原則(所選職業隻有為社會所需要,才有自我發展的保障)和擇己所利的原則(應該本着"利己、利他、利社會"的原則,選擇對自己合适、有發展前景的職業。